今天想來分享我把創作重心從「平面繪畫」轉至「立體雕塑」,這四年來的感想。
我的平面繪畫品牌是「Mana is not enough」,於2012年還在大學唸書時所創建的。當時只是喜歡繪畫一些妖怪和想到的搞笑漫畫,後來開始製作周邊販售和接案,逐漸讓繪畫變成了我主要收入來源、也在Facebook上獲得了一些關注。不過現在幾乎沒有再更新了。
轉換跑道的原因
經營Mana is not enough後期,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作品風格定位——我想要畫漫畫、壓克力、插圖、暗黑風、可愛風、血腥、搞笑、日式、美式……就是什麼都想畫,但受眾也因此變得混雜。
喜歡暗黑風的人,說可愛的畫風不是我;喜歡可愛風的,嫌棄血腥風格太噁心;喜歡搞笑漫畫的,覺得其它風格都沒哏……。
漸漸的,因為評論、流量、以及自己對於繪畫的定位而感到迷茫,開始不知道該畫什麼才好,對繪畫這件事開始感到厭煩。
2021年,因COVID-19疫情,民不聊生,貼紙、卡片、漫畫這些文創周邊自然成為第一項被捨棄的消費。收入的下滑與我對於繪畫的倦怠,讓我決定鼓起勇氣,嘗試製作雕塑、公仔。
我剛開始是選擇用免燒陶土製作一些模型公仔,不過防水性始終達不到我想要的效果,所以轉為用陶土製作。
2021年一月,我到茁茁報名了手捏課程、拉坏課程,後來還跟朋友借了一萬五報名了茁茁的會員,正式開始我的製陶之路。也在同一年創建了新品牌「黑暗不足地獄商店」,分享與販售自己的作品、也與過去繪畫品牌的客群做區隔。
原先還想要同時經營繪畫品牌,不過陶藝可以創作的空間實在太大了——各式各樣的物件,雕塑公仔、生活器皿、薰香用品都可以製作!技法也是千變萬化,如手捏、拉坏、土條、挖空、灌漿、壓模等。顏色選擇方面也是令人眼花撩亂,從百變的釉藥到固定呈色的化妝土,甚至是燒製完畢用油畫、壓克力進行繪製都可以!
總之我在陶藝創作的世界如癡如醉,自然也沒有心力繼續兼顧平面繪畫。
與追蹤者互動差異
發佈平面繪畫到社群媒體的留言互動數量,多過於發佈立體創作。
我想是因為相較於雕塑,插畫更平易近人,且若是發佈有故事性的漫畫,容易讓人在下方留言討論或詢問,引起話題。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演算近年的改變,使互動率下降(以前只要有發文,追蹤者就一定能看到,現在則不一定)。
擺攤的互動差異則是,會特別前來購買作品的顧客明顯變少、年齡向提高、且很少再有要求合照的需求。
老實說我比較喜歡現在跟追蹤者、客人的互動方式。
擺攤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簡單快速。以前經營Mana is not enough時比較容易被當小網紅看待,如被要求合照、簽名等,有些尷尬、不自在。有幾次還因為市集主辦擔心我攤位太多人,影響到其他攤商,所以市集開始前就把我位置發配邊疆,讓我很介意。
在社群上也是,以前品牌雖然有不少支持者,但整體來說追蹤者還是太複雜,很常看到一些酸言酸語,多少也影響到下次創作的動力。
其實以前不免發現,有些人是因為我的粉絲專頁追蹤人數較多,而開始比較看得起我、追蹤我,並不真的喜歡我的作品……只是一種「追流行」的感覺吧。至少現在能很清楚地感覺到,追蹤者是真的喜歡我的作品和風格,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風。
對於銷售差別的感受
我原先以為陶藝創作會比繪畫周邊還來得容易販售,結果好像並沒有哈哈!
不過我真的厭煩了擺市集時、顧客在挑選貼紙時,跟朋友之間的碎嘴批評,所以還是比較喜歡賣陶——至少賣陶時,顧客挑選的速度比較快。
還有有時四五個人或更多人,聚在我攤位上只為了挑選要湊到100元的貼紙時,讓其它攤商已為我的業績很好,也蠻讓我困擾的!殊不知其它攤商只要賣出幾件商品就能輾壓我一整天的貼紙業績了(除非我那天攤位人潮絡繹不絕,一批挑完換一批),而現在我也是賣出幾件陶藝作品就能超越以前賣整天貼紙的業績。
但賣貼紙還是有不少好處啦,如:單價較低大家比較好下手、雖然單價低但利潤比較高、擺攤時比較容易攜帶等等。
另外有一點很讓我無力的是:繪畫一下午的一張客製插畫,可能可以開價到4000元或更高;但從早到晚製作的陶製作品(不含燒製時間),可能2000元都有人嫌貴。在社會市場上大家對於平面繪畫的重視明顯遠超於陶藝雕塑。
總結
.繪畫品牌容易上手,只要有紙、筆或平板加上拍照就能分享到社群,製作周邊也不難,找到好的印刷店就可以……但競爭也很激烈啦,畫風和內容沒有特殊風格很難殺出一條血路。
.陶藝上手難度高,除了有技術和個人特色之外,還要找到「窯」來燒,找代燒會有送件損毀的風險,自己買窯也要口袋夠深、有場地放。最後還拍出好照片來呈現作品。不過就算前面種種做的在好,販售效果與利潤也不見得能超越繪畫……聽起來繪畫帶來的收益明顯大於陶藝,那到底為什麼還是選擇了陶藝創作為主呢?
「因為愛啊!」
用自己捏的骷髏頭點薰香,用自己捏的盆栽種植物,還有把作品全部攤開來放在家中,看著自己捏製、上色、組裝的陶偶動起來,這些都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情啊!
我知道同為陶藝創作者的人,多數都還有兼職教課或其它工作,還沒見過能單靠能販售作品維生的人(我也是兼職打工)。不過倒是知道有不少能單靠繪畫就足以為生的人。只能說大家為了對陶藝的愛,都辛苦了哈哈!
以上是我轉換自由創作跑道的心得,分享給大家,或許也能幫助到一些正在猶豫該如選擇的人。
今年是我轉換創作跑道的第四年又八個月,還在持續努力中,甘巴爹!
其他相關文章推薦
另外想推薦幾篇作者「趴趴 papapapapottery」的文章,不只推薦給同為創作者的讀者,也推薦給消費者觀看,希望大家對創作與販售之間的關係都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!
.「創作者ㄉ商業筆記03-如何為作品訂一個好價格?」
.「創作者ㄉ商業筆記08-我的創作興趣能成為職業嗎?」
.「創作者ㄉ商業筆記05-把作品變成商品前必讀的《創作者市場研究指南》」
其他文章推薦
.「艋舺靈界市」擺攤心得 2025/09/06-07……
.個人兼品牌的LOGO設計小故事……
